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
教师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创新教育>>教师风采>>正文

知荣明耻 爱岗敬业 用心诠释大爱精神

发布日期:2015-10-16

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心 梁楠

荣辱观古已有之,荣辱心人皆有之。以“八荣八耻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,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精华并注入了时代精神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,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。知耻知荣,才会弃恶从善,才会见贤思齐,才会把良好道德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。教师是学生事业的引路人,肩负着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育人天职,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者,如今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此正是“以辛勤劳动为荣、以好逸恶劳为耻”在教师岗位的具体体现,同时也是教师“大爱”精神的真实写照。

大爱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,在大学即是一种宽容、宽松的环境,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、以学生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《大学》有言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“德、亲、善”就是指大学里面应有仁爱、大爱,教师要爱学术,更要爱学生。没有大爱的大学,学生离校时带走的除了知识外可能还有不健康的思想情绪。因此,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,不只需要教师的专业教学,更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思想作风,能形成和谐的校园风气,来感染熏陶学生。因而,教师要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言一行中,体现大爱之心。

一、热爱祖国,在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诠释大爱精神

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范仲淹为了挽救北宋政府而不顾个人之荣辱得失大声疾呼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;一代名将文天祥发出了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千古绝唱;胡总书记倡导“以热爱祖国为荣,以危害祖国为耻;以服务人民为荣,以背离人民为耻;以辛勤劳动为荣、以好逸恶劳为耻”!时至近代,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。正是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,不断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进。而那些阻碍历史进步,危害祖国、人民利益的人们必然会被众人唾弃。

如果每一个公民都对自己的民族、人民充满了爱与责任感,那么这样的民族将会兴旺、繁荣;如果每一个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与责任感,那么这样的学校才是充满温暖的乐园,这样的教师队伍才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。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讲,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。教师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,就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、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,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,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,从而担当起社会的重托,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。

二、热爱本职,在矢志教学无私奉献中诠释大爱精神

“以崇尚科学为荣,以愚昧无知为耻”。“以崇尚科学为荣”,不仅对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此,并且也理应成为教师的共同思想理念。教师崇尚科学,才能讲科学;讲科学,才能应用科学、用好科学,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,落实好科学发展观。当今高校教师崇尚科学主要体现在创新上,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通过四川省高校师资岗前培训,我深刻地认识到,在教学和科研中,创新更是一种境界、一种追求、一种责任。

教学是一门艺术,艺无止境,只有不断钻研、创新,才能提高教学水平。教师工作的“创新”特性正是从教师的全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。比如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握教材和处理教材;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、提炼和补充;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,创造性地选择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来安排教学结构、设计板书等。我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,在主任张晓教授和教研室老师的关心、指导和帮助下,开始对《医学机能实验学》施行教学改革,我们通过开展探索实验设计等,让老师与学生、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,产生火花,创新思维。

在育人方面,由于教育对象的社会性、时代性、发展性和独立性,使教师的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、艰巨性和特殊性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审时度势、因材施教。人们常说“教有法而无定法”,正说明了教师工作必须以创新为前提,以创新为根本。总之,创新是教师工作的生命线。教师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,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。

三、热爱学生,在育人成才的实践中诠释大爱精神

教育学生不能没有爱,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教育心理学家认为,这种对学生的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、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。主要表现为:

老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、爱护学生,充分尊重、信任学生,严格地要求学生。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,学生必然会从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,从而学生也必然会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。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,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,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、关心、宽容和激励。同时,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必要的,应当用行为规范准则要求学生必须做到,但不能提出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要求。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施教,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,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必然会体现在对学生的真诚、热情、尊重的基础上。

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要有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,真正以艰苦奋斗为荣,以骄奢淫逸为耻。俗话说:“做一件好事容易,做一辈子好事难。”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一样,学生需要的是时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老师。因此,高校教师应该处处以学生为本,发扬艰苦奋斗、乐于奉献的精神。

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爱——学生有被爱的感觉,还有爱别人的体会。美好的爱是双方的,是彼此的,是互动的,是以团结互助为荣的。如果学生不懂得爱,可能会把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看得很阴暗,看不见阳光的一面。他们可能认为这是有目的、有所求的,从而对老师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。因此,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,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,其次可以通过在学生中组织一些关爱活动,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关心他人的深刻体会,最后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达到教师与学生良好沟通的目的。

真正的爱都不是大肆的宣扬,而是心底微澜;真正的爱都不是刻意的追求,而是出自内心的关怀。爱是教育的本质,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和生命。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树立“八荣八耻”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,从现在做起。我校各院(系)广大教职工都无私地奉献着爱,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荣辱观,以校训“博学博爱、精益求精”严格要求自己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天职,那就是:“一切为了学生、为了一切学生、为了学生一切”。

上一条:笑看尘世 下一条:关于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思考

关闭